时间:2017/9/2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兰州兰州(lanzhoulz8)——讲述兰州今日头条,倾听陇原人情世故!在这里,不只是甘肃的兰州,更是世界的兰州。。。数万人订阅的专属于甘肃人的   《甘肃省“十三五”西部大开发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年5月24日

  (此件公开发布)

甘肃省“十三五”西部大开发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培育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发改西部〔〕89号)和《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甘肃省“十三五”西部大开发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阐明了“十三五”时期全省西部大开发的主要目标、开发布局和重点任务,是推进今后五年我省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性文件。

协调推进,着力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

  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同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省域内生产力和城乡布局,大力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增强整体发展能力。

第一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依托区域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紧紧抓住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培育重点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机遇,积极推进国家西部大开发“五横两纵一环”总体空间格局中陆桥通道、京藏通道、包昆通道节点城市建设,进一步优化总体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兰州—西宁、关中—天水、酒泉—嘉峪关等经济区发展。

争取国家支持兰州—西宁城市群、关中—天水城市群建设,形成大兰州、河西走廊、陇东南三大经济区组团发展,巩固提升区域首位产业,形成错位互补、特色鲜明的区域发展格局。

  

专栏1三大经济区发展布局

1.大兰州经济区。

大兰州经济区。以兰州、白银和兰州新区为核心区,以铁路、公路和沿黄经济带为轴线,以定西、临夏、甘南等重要城市和城镇为节点,构建大兰州经济区。

统筹推进城际综合快速路网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互联互通高效便捷的区域交通运输网络,强化兰(州)—白(银)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提高定西中药材、马铃薯等产业发展水平,支持民族地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及民生工程建设,发展民族特色优势产业,壮大临夏绿色清真食品、民族用品、商贸物流等,打造清真民族用品生产加工基地,突出甘南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和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着力打造大兰州、大窗口、大商贸、大枢纽、大产业。

兰州新区。发挥国家级战略平台优势,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型产业、现代服务业、智能制造与新材料产业,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和产城融合,打造西部地区职业教育聚焦发展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完善交通、水利、生态等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加强开放开发,促进兰州新区与东中部省市和其他国家级新区签署产业转移战略合作协议,努力将兰州新区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和研发孵化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经济集聚区,国家经济转型和承接中东部装备制造业转移先导区,“两型社会”和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一带一路”上重要的工业产品生产合作基地,生产资料疏解基地。

2.河西走廊经济区。

酒嘉一体化。以酒泉市肃州区和嘉峪关城区为重点,推进同城化和一体化组团发展。积极推进能源和资源加工产业融合,发展壮大新能源、新能源装备制造、现代高载能、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

依托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关城、酒泉航天城等国际旅游品牌,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区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配套设施建设,扩大与周边省区的区际合作,建设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和外来资源落地加工基地,打造支持西陇海兰新线区域中心城市、对外开放陆路口岸和国际空港、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电力外送基地。

张掖经济区。以甘州、临泽城区为核心,充分发挥区位和生态比较优势,强化区域交通枢纽和经济通道功能,加快高效节水、制种、草食畜牧等现代农业发展,突出文化旅游首位产业,加强祁连山及黑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建设国家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和大型制种基地,河西走廊经济区重要枢纽和生态文明先行区。

金武一体化。以金川、凉州城区为重点,推进金昌、武威城市组团的形成和一体化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主线,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建设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和新材料基地。

加快现代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产业发展,打造国家重要的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合理开发和调配水资源,巩固绿洲生态建设成果。建成资源共享、生态共建、产业互补、城乡融合发展的创新区。

3.陇东南经济区。

天水经济区。提升天水城市组团在关中—天水经济区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推进天水与成徽地区城市组团发展,着力构建天(水)成(县)徽(县)1小时经济圈,突出装备制造和电子电工电器、文化及特色生态旅游、特色林果区域首位产业。

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强饮用水源、河流、风景区环境保护和矿区污染防治,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打造西部先进装备制造基地、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中国历史文化旅游名城。

平庆组团。以平凉崆峒区和庆阳西峰区为核心,加强两市主城区和泾川、宁县连接带建设,推进形成平庆城市组团,加强与天水经济区的协作,促进陇东陇南城市带发展。深入实施《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拓展煤电、石油等特色产业链条,突出石油化工、煤化工、煤电冶一体化发展,加快南北能源通道建设和产业分工协作。

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和文化旅游业。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打造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区域性交通枢纽与物流集散中心、绿色农产品加工和出口基地、红色文化旅游胜地。

陇南经济区。发挥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关中—天水经济带与成渝经济区的通道作用,进一步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加强区域交流合作。

突出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首位产业,大力发展特色林果和中药材等,促进电子商务、商贸物流、文化及特色生态旅游加快发展。建设区域性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和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第二节培育区域增长极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围绕创新、绿色、集聚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综合环境提升优化、绿色可持续发展、产城融合和区域协同发展。推动兰州新区率先突破发展,加快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兰白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打造天水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及兰州新区、白银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实施兰州市榆中、临夏州临夏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

充分发挥开发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引领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及加快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等方面的作用,分类引导开发区向创新驱动型、转型升级型、特色产业型、产城融合型和基础培育型转变,促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打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引擎。

  

专栏2开发区发展类型

1.创新驱动型。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

2.转型升级型。嘉峪关工业园区、陇西经济开发区、平凉工业园区、临夏经济开发区、玉门经济开发区、临洮经济开发区、永登连海经济开发区、西峰工业园区、兰州西固新城工业园区。

3.特色产业型。武威工业园区、武威黄羊工业园区、高台工业园区、华亭工业园区、民乐工业园区、静宁工业园区、永靖工业园区、白银平川经济开发区、山丹城北工业园区、陇南西成经济开发区、广河经济开发区、东乡经济开发区。

4.产城融合型。兰州榆中和平工业园区、甘肃临夏经济开发区、定西经济开发区、九州经济开发区、白银西区经济开发区、岷县工业园区、临泽工业园区、永昌工业园区。

5.基础培育型。白银刘川工业集中区、金塔工业集中区、敦煌产业园区、镇原金龙工业集中区、肃南祁青工业集中区、徽县工业集中区、天祝金强工业集中区。

  

第四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

  紧抓国家“一带一路”机遇,充分发挥甘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区位优势,着力实施“”战略,深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深化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动合作,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全面加快开放开发步伐。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依托六大国际经济走廊,积极拓展对外交流通道,建设一批陆港、航空和边境口岸。着力打造兰州、敦煌、嘉峪关三大国际空港和兰州、天水、武威三大国际陆港,加快保税区、物流园区、集散中心和交通枢纽建设,重点建设中国(兰州)自由贸易园区和兰州国际港务区。

提升“天马号”、“兰州号”、“嘉峪关号”国际货运班列运行水平,形成面向全国、面向“一带一路”的综合经济走廊和物流集散大枢纽。全力提升兰州新区、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兰洽会”三大对外合作交流平台。

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提升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节会层次和国际化水平,扩大“丝路花雨”等精品节目品牌影响力,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

深化省区互动合作,推动酒嘉、金武、张掖与哈密、蒙西共建资源型经济合作区,兰州与西宁共建兰西经济区,加强与宁夏沿黄经济区经济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深化河西走廊经济区与乌昌经济区合作,支持东部四市与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及长江经济带的合作,加强陕甘宁革命老区间的区域合作。

深入推进与陕西、内蒙、新疆、湖南等省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和落地,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优化外贸主体结构、商品结构、市场结构和贸易方式,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创新型贸易模式,加快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

改善投资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确招商活动,推动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着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积极拓展对外投资领域,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方式,培育企业参与海外业务,加快推进“走出去”步伐。

加快“大通关”服务体系改革,搭建开放合作平台,扩宽口岸开放和功能建设,改善营商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

  

专栏3开放型经济发展重点

  1.出口企业培育工程。对重点龙头企业和新兴产业采取“一企一策”、“一业一策”的服务扶持措施。力争到年,培育年进出口过1亿美元的企业10家,过万美元的企业20家,全省外贸企业总数超过家。力争培育对外直接投资过万美元的企业5家,过万美元的企业10家。力争培育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过万美元的企业5家,过万美元的企业10家。

2.出口基地建设工程。加快推进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科技兴贸创新出口基地、清真食品及民族用品基地、新材料基地建设。打造和培育我省外贸出口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扩大外贸出口。力争国家级出口基地达到5个,各类出口基地年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总值的50%以上。

3.服务外包促进工程。支持兰州软件园、敦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建设和发展。积极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引进大型服务外包企业,做大产业规模。积极开拓服务外包离岸业务。培育2-3个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力争将兰州建设成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

4.中医药服务贸易促进工程。加快建成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示范功能区,支持兰州市、定西市建设中医药服务贸易基地,打造中医药服务贸易产业协作、中医药服务贸易营销传播和中医药服务贸易信息化创新服务三大平台,重点发展中医药旅游养生、岐黄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中医药诊疗国际服务、中医药产品和药膳国际营销四类项目。

5.开发区示范工程。支持开发区增容、扩区、升级,推进开发区和东部国家级开发区合作,承接产业转移,合作共建,建设向西出口商品基地。开发区、工业园区利用境内外资金争取达到全省总量的40%以上,引进一批世界、国内强企业入园兴业。

6.口岸开放建设工程。支持兰州、嘉峪关国际港务区建设,增设嘉峪关航空口岸以及兰州、武威铁路口岸,争取在嘉峪关、敦煌等符合条件的地区设立保税区和保税监管场所。争取马鬃山口岸复通。建设兰州中川机场航空果蔬和冰鲜产品指定口岸,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肉类指定查验口岸。加快建设武威木材进口口岸,申报兰州整车、粮食等指定口岸。推进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在兰编组整合,建设西部国际货物集散中心。

7.境外合作园区建设工程。支持中甘国际在加纳建设特马工业园、全圣集团在白俄罗斯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酒钢集团在牙买加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加快津巴布韦工业集中区建设。

8.营销网络培育工程。支持兰州海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兰石集团在相关国家设立境外企业,构建国际化境外营销网络。加快境外商务代表处和特色商品展示展销馆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布局。

9.开放平台建设工程。积极争取兰州自由贸易园区获批。加快兰洽会转型升级,争取将兰洽会打造成丝绸之路上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经贸盛会。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和国际新能源博览会。完善对外投资合作网络服务平台。

第一节加快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自然保护区及野生动植物保护、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加强沙化土地治理,推进荒漠植被自然修复,重点推进石羊河、黑河、疏勒河等流域的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和治理。切实加强湿地保护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开展尕海、黄河兰州白银段、黑河中游等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稳步推进全省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编制甘肃省国家公园体制实施方案。

  

专栏4重点生态工程

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加强公益林建设和森林培育,完善林区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国有林场分类经营改革,加大造林力度。到年,力争完成人工造林20.83万公顷,封山育林28万公顷。

2.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全省符合政策要求且具备条件的25度以上坡耕地、重要水源区、严重沙化耕地、陡坡耕地梯田等逐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3.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实施武威千里沙漠大林带建设工程、泾渭河百万亩防护林建设项目、元城河百万亩防护林建设项目、黑河百万亩防护林建设项目和兰州北部百万亩防护林工程等一批重点防护林和防护林基地建设,规划建设营造林40万公顷。

4.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对疏勒河、石羊河下游和黑河中下游以及大小苏干湖等内陆类型湿地进行抢救性保护,稳定尕海湿地、玛曲湿地等高原类型湿地面积,到年,全省湿地面积稳定在万公顷。

5.防沙治沙工程。实施川西北甘南藏族自治州沙化草原综合治理工程,争取全省24个沙区县纳入国家级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范围,重点推进北方防沙带建设,加快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全省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45.82万公顷。

6.自然保护区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继续开展对野生动植物保护,新建阿尼玛卿山、大夏河源头等5处省级自然保护区,申报晋升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白水江大熊猫国家公园,争取将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

7.农田防护林工程。在粮食主产区及戈壁绿洲区营造农田林网10万公顷,提高防护林体系综合功能。

第一节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推进全省交通互联互通建设,深入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交通突破行动,完善省域内交通网络和城际交通,打造战略通道和区域交通枢纽。

实现市州民航全覆盖,市州有铁路、县县通高速、乡镇通国省道、村村通沥青或水泥路,重点旅游景区道路与干线公路实现联网,基本建成互联畅通、便捷高效、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打造以快速铁路、高速公路、支线航空为骨干的高品质快速干线交通网,建设以干线铁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为主的普通干线交通网络,基本建成辐射全国,沟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两横七纵”综合运输大通道;建成基本覆盖市州的民用机场12个,大力推进通用机场体系建设;加快构建由农村公路、支线铁路、内河航道构成的基础交通网,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的通达深度和覆盖范围,构建一体化的城乡客运系统。

到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公里,新增公路通车里程公里,铁路运营里程公里。

  构建以兰州—白银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与天水、酒泉—嘉峪关、平凉—庆阳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张掖、金昌—武威、临夏、合作、定西、陇南、敦煌等地区性交通枢纽为支撑,县乡集散性枢纽为基础的“一主三副、多极多点”交通枢纽体系及现代物流体系,加快推进各种运输方式场站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全面提升运输组织效率。

  

专栏5交通重大工程

1.铁路:加快建成宝鸡-兰州客运专线,兰州-重庆、敦煌-格尔木、兰州-合作、银川-西安铁路及干武铁路增建二线;积极推进中卫-兰州、兰州(中川)-张掖铁路三四线、敦煌客运专线、定西-平凉-庆阳、西宁-合作-成都、兰州-天水、环县-海原-中川机场、庆阳-黄陵、长庆桥-庆阳、天水-陇南、酒泉-额济纳旗铁路、宝鸡-中卫铁路增建二线、西安-平凉铁路增建二线、将军庙-三塘胡-柳沟铁路、金阿线红阿段以及大兰州城际综合快速路网、兰新铁路陇海既有铁路线路改造、平凉至中卫铁路改造等铁路建设工作。

2.高速公路:重点实施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加快兰海高速临洮-渭源-武都段、连霍高速兰州南绕城段、京新高速白疙瘩-明水段、银昆高速彭阳-大桥段、柳格高速敦煌-当金山段、乌玛高速景泰-中川机场-兰州段(兰州中通道)和合作-碌曲段、银百高速甜水堡至罗儿沟圈段、平绵高速平凉—天水段和武都—九寨沟段、张汶高速张掖—扁都口段和赛尔龙—郎木寺段等国家高速公路;加快地方高速公路与国家高速公路联网建设,积极推进兰州北绕城东段、金昌—阿拉善右旗、打扮梁—庆城、白银—中川机场、舟曲—迭部等具备省际通道功能和通县功能的省级高速公路项目建设。

3.国省道及农村公路:重点推进G、G等瓶颈路和断头路建设;积极实施新增国省道升级改造和通乡连镇普通国省道建设,加快推进口岸公路、旅游景区公路建设。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为交通扶贫主战场,全面完成建制村通畅工程。

4.机场:加快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及嘉峪关机场、敦煌机场改扩建工程建设,建成陇南成州机场,新建平凉机场、武威机场,推进天水军民合用机场迁建和张掖机场扩建,开展临夏、白银、定西、临洮、夏官营等支线机场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5.交通枢纽:建设兰州国家中欧国际货运班列编组枢纽等。实施兰州新区综合客运枢纽、临夏客运中心、陇南综合客运枢纽、嘉峪关市综合客运枢纽中心等14个市州客运枢纽建设;建设兰州货运西站、兰州新区公铁联运现代物流园、平凉西综合物流中心、嘉峪关国际港务区等一批货运枢纽及物流基地项目。

第二节改造提升水利基础设施

  深入实施全省“”水利保障行动,加快水资源配置体系建设,重点实施节水工程、重大跨区域跨流域引调水工程、重点水源和区域供水工程建设,实现流域水资源统筹配置,保障重点城镇、工业园区用水需求,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及节水型社会建设水平。

积极开展灌区现代化改造,“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推进农田水利和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加强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和水生态保护,加大防洪和沟道治理工程建设,加快抗旱应急水源项目实施,着力推进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和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努力实现供水安全、防洪安全和水生态安全三大目标。

  

专栏6水利建设重点工程

1.引调水工程。建成引洮供水二期、兰州水源地、临夏引黄济临、庆阳葫芦河引水、酒泉马鬃山镇供水、瓜州县柳园及柳沟引水等项目主体工程。推进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白龙江引水工程、引哈济党、引大济西二期等工程前期工作。

2.重点水源工程。建成民勤县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武威市毛藏寺、黑河黄藏寺水利工程、张掖市红山湾、庆阳市小盘河、陇南市磨坝峡等中型水库和庆阳市五台山、莲花寺等小型水库。开工建设平凉市新集、盘口、陇南市宋家湾等一批中型水库工程。加快庆阳市马莲河水利枢纽、碌曲县青走道、兰州新区高窑、酒泉市洪水河和讨赖峡、天水曲溪等水库前期工作。

3.城市及产业园区供水工程。建设金昌市备用水源,平凉市、陇南市、临夏州城区供水工程,清水、庆城、宁县、玛曲、碌曲、西和县城及张家川县东部供水等工程。实施武威市城乡融合黄羊土门组团、民勤红沙岗、古浪县土门暨双塔、民乐县、兰州新区石化等工业园区供排水工程及环县甜水堡调蓄引水工程。

4.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重点解决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尚未覆盖或解决的边远地区、学校和农林场等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对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和分散式供水工程,通过改造、联网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障程度。

5.农田节水工程。加快重点节水设施建设,推进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和中东南部特色农业产业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发展高效节水面积万亩。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建设兴电灌区渠系维修工程。

6.防洪减灾工程。实施黄河甘肃段防洪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加强兰州市、兰州新区、嘉峪关市、金昌市国防工业基地、民勤县红沙岗镇工业园区等重点城市及产业园区防洪。加快重点山洪灾害防治和病险水利工程除险加固、抗旱引调提水工程建设。

7.水生态保护工程。实施一批河湖水系连通示范工程、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项目,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和生态流量管理,开展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与修复,加强水土保持和流域综合治理。

第三节强化综合能源建设

  充分发挥我省能源资源综合优势,提升能源生产供应能力,优化调整能源发展方式、能源结构及消费模式,扩大能源转输、存储能力,加强综合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打造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和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

  加快转变煤炭产业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煤电集约高效发展,提高煤炭清洁开发利用水平。加大陇东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开展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及勘探开发试验工作,提高油田规模高效开发水平。加快发展风电、光电、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稳步推进水电开发,积极发展储水蓄能。

积极争取国家布局建设大型商用核乏燃料后处理和核电站项目,推进核能开发利用。以甘肃新能源综合示范区为重点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新能源外送基地,以兰州、庆阳地区为重点建设石油加工基地,以庆阳、平凉为重点建设陇东煤炭与煤电基地,同时建设以铀浓缩和乏燃料后处理为主的核燃料生产基地。

  推进天然气管道及储气设施建设,扩大天然气供应覆盖范围,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提高新能源消费比重。推进新能源与火电发电权交易转换,提高新能源消纳比例,吸引承接中东部地区现代高载能产业转移,提升清洁能源就地消纳能力。深入推进敦煌、金昌、武威等能源示范城市建设,积极推进庄浪、迭部等绿色能源示范县区建设。

  加快建设西气东输四线、五线及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成品油管道和原油管道甘肃段工程。

配合国家西电东送战略通道建设,加快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和配套调峰电源工程建设,实施陇东至东部地区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河西第二条外送通道工程,推进甘肃电网与宁夏、陕西、青海、新疆电网联网运营,提高电网整体配送能力和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建设西北中枢电网和电力电量交换枢纽。

通过发电权置换、直接交易等多种形式强化新能源就地消纳,大力实施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电能替代等惠民工程,推动能源消费升级。

  

专栏7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1.新能源。加快酒泉千万千瓦级二期和白银、庆阳环县、定西通渭等地区风、光电建设,打造敦煌、嘉峪关、民勤等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敦煌、金塔等光热发电示范基地。积极推进黄河玛曲段水能开发,加快玉门、肃南大古山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论证黄河黑山峡多级低坝开发方案。

2.煤电集约开发。实施武威、兰州国电、兰州新区、天水等一批热电联产项目,推进窑街、山丹花草滩低热值煤发电项目。配套建设新能源调峰电源工程及陇东大型坑口电站工程。

3.能源通道。加快酒泉至湖南±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推进甘肃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及第二条新能源外送通道建设。强化千伏主网架建设,优化千伏及以下电网网架。争取国家支持陇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前期工作。

第四节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网络强省战略。以加快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及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优化骨干网络架构,增强网络容量和传输能力,提升信息服务支撑能力。加快全光纤网络城市和4G网络建设,开展“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群创建工作。

实施“宽带乡村”和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加快光纤宽带和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乡村工程。加快兰州新区数据中心、大数据产业园、云计算中心、甘肃广电“云上陇原·智慧甘肃”云平台、西北中小企业云服务平台、云计算软件研发应用中心平台建设。

第七章转型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深入推进工业强省战略,以创新驱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质量和效益,促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形成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高端、产业链齐备、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深入实施“中国制造”甘肃行动纲要和“互联网+制造业”行动计划,以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和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型煤化工、现代服务业、公共安全等为重点领域,继续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攻坚战,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链和骨干企业。

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按照产业关联和产业链发展需求,推动创新要素、骨干和配套企业向产业园区集聚,形成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和产业聚集区。重点推进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金昌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聚集区建设;

加快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组织实施兰州、白银和敦煌等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创建工作;加快兰州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开展物联网产业应用示范、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高性能集成电路、生物育种等专项应用示范试点,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专栏8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

1.新能源及清洁能源。重点打造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光热、生物质能源、核燃料及核技术应用产业链。

2.新材料。以兰州石化、金川公司、白银公司、甘肃稀土公司、酒钢集团等大型企业的技术和产品为重点,建设甘肃镍及镍钴合金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基地,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和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延伸拓展产业链,完善优化产业配套,加快有色金属新材料、稀土新材料、化工新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以及其他新材料产业发展。

3.生物医药。重点建设兰州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和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打造道地中药材、生物医药、动物疫苗、新型医疗器械、育种及种子加工及干酪素深加工等产业链,加快重离子治疗肿瘤基地和诊疗设备产业园建设。

4.信息技术。实施“互联网+”行动,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特色软件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着力打造集成电路及配套、软件及服务、北斗应用技术及产品开发、大数据技术及应用等产业链。重点实施兰州新区北大众志“中国芯”项目,建设兰州、天水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与重点产品生产基地。建成兰州新区大数据产业和云计算中心、物联网产业园、敦煌软件产业园等。

5.装备制造业。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依托兰石集团、长城电工集团、中车集团等骨干企业和产业园,着力打造新型石化、自动控制、新型电工电器、高档数控机床制造、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新型农业机械、海洋工程配套、重离子应用、航空航天、真空设备、先进矿冶、轨道交通等装备制造产业链,建设兰州石油装备基地。

6.节能环保。围绕节能、污染防治、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逐步形成涵盖技术研发、装备制造、产品应用和节能环保服务的一体化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新型节能装备、新型环保技术与装备、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环保新材料等产业链。

7.新型煤化工。围绕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和高附加值深度转化,推进陇东煤炭清洁转化基地、河西煤炭分质利用基地建设,打造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炭分质利用等产业链。

8.公共安全。围绕环境、食品、生产、社会以及防灾减灾、检验检疫、应急救援等领域,支持相关产品的研发和成果转化,加快安全技术、装备等产业发展。

第二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大数据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煤炭电力、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补”力度,积极稳妥开展“僵尸企业”处置工作。

坚持化解过剩产能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着力推进以兰州、庆阳为重点的国家战略性石油化工基地建设,以金昌、白银、兰州为重点的国家有色金属材料基地建设,以嘉峪关为重点的优质钢材生产及加工基地建设,以陇东、酒嘉为重点的煤炭清洁利用转化基地建设,以兰州、天水、酒泉为重点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以特色农产品生产区为重点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

实施“”优势产业链培育发展行动,推进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打造一批上下游关联、结构优化、效益显著,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产业链。到年,形成3条百亿元产业链、7条千亿元产业链,成为全省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专栏9传统优势产业提升改造重点工程

1.石油化工及合成材料重点工程。加快兰州新区石油化工产业园建设,打造陇东能源化工产业示范基地、河西能源化工产业示范基地。推进实施庆阳石化万吨/年炼油升级改造项目。支持玉门石化扩大特种润滑产品生产规模。

2.新型化工材料重点工程。推进兰州石化80万吨/年石脑油裂解制乙烯、兰州石化百万吨级芳烃装置、庆阳市12万吨/年烷基化油清洁燃料等项目建设,建成兰州科天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水性科技产业园、白银碳纤维产业园等。

3.有色金属新材料重点工程。建设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创新创业示范园、金川铜镍多金属矿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金昌超微粉体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推进建设金川公司与中船重工合作拓展6万吨精密铜管项目、甘州区锰铁铅锌矿循环经济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白银公司超导电缆项目、平川区动力型锂电池生产线项目、酒钢集团高端铝合金加工国际合作开发项目等。

4.冶金新材料重点工程。加快实施酒钢集团公司兰州钢结构制造基地项目、不锈钢提质增效项目。

5.稀土功能材料和电池材料重点工程。推进白银市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实施甘肃蓝通稀土高铁铝合金特种电缆生产线、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稀土节能灯生产线项目等。

6.煤炭高效清洁利用重点工程。实施酒钢万吨煤炭分质利用及煤焦油加氢精制综合利用工程、新疆广汇万吨原煤伴生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项目、平凉煤炭深加工循环利用项目、华煤集团甲醇制聚丙烯科技示范项目、瓜州县碳质还原剂综合利用循环经济项目、甘州区煤制气及多联产加工项目。

7.农产品加工基地重点工程。重点建设以定西、张掖为主的全国马铃薯基地及精深加工基地,以张掖、平凉、临夏、甘南为主的特色牛羊肉制品精深加工基地,以河西地区为主的国家大型制种基地和优质葡萄酒生产基地,以定西、陇南等为主的特色中药材生产和深加工基地,以兰州、陇南、平凉、天水等地为主的高原夏菜、玫瑰、百合、油橄榄、茶叶、花椒、苹果等果蔬深加工基地,以兰州、白银、甘南、临夏等地为主的乳制品加工基地。

第三节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全面提升服务业质量和效益,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加快培育交通运输服务、现代物流服务、商贸流通服务、金融服务等重点产业,提升服务业综合实力。

促进现代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会展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文化创意服务、节能环保服务、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建成服务全国、面向“一带一路”的物流集散中枢和纽带。重点推进兰州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养老健康试点示范区建设。

深入实施大健康产业行动计划,争创国家大健康产业发展综合实验区。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左右,力争到年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

  

专栏10服务业发展重点

1.传统服务业。健全城乡家庭服务体系,整合、充实、升级家庭公共服务业平台,推动家庭服务市场多层次、多形式发展,完善社区服务网点,鼓励社区发展综合服务中心,在有条件的乡村建立综合性服务网点。实施城乡市场体系建设工程,积极发展商贸综合服务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配送中心、农村邮政物流设施等。

2.现代物流业。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推进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物流中心、电子商务平台等建设,实施城市共同配送、农副产品冷链物流、电商与快递物流、国际物流、中药材现代物流、物流信息化、应急物流,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

3.金融服务。完善金融市场托管、交易、清算系统,拓宽保险领域,构建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中介服务等现代金融体系,鼓励金融系统发展县域分支机构,推进农村信用社现代银行制度建设,有序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信贷机构,建设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

4.新兴服务业。加强信息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加快“互联网+”行动,搭建行业电子商务联盟和移动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我省向西开放项目及贸易数据库。积极发展信用评估、会展、财务顾问等商务服务业,引导中介机构独立、依法、客观执业,规范中介服务市场秩序。发挥我省中医药文化与健康养生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中藏医药、养老及保健养生服务业。

第四节促进文化旅游业加快发展

  加快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建设文化旅游强省。依托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平台,建设丝绸之路旅游带,推动形成河西走廊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黄河都市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陇东南文化旅游传承创新区,努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围绕精品丝路旅游廊道、黄河风情旅游廊道、民族风情旅游廊道、寻根访祖旅游廊道、长城边关旅游廊道、红色征程旅游廊道,着力建设20个大景区、30个精品景区、50个特色景区,构建开放式旅游空间布局。

依托丰富的历史、人文、民族、自然等资源,实施旅游精品带动工程,大力发展古色、绿色、红色、特色等彩色旅游产业。

强化基础设施和旅游业配套功能,加强旅游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建设,重点建设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旅游港,把兰州、嘉峪关、酒泉、张掖、武威、天水、平凉打造成西部游重要节点。深入开展甘南、兰州城关区、天水武山县、张掖肃南县、敦煌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大力发展新型旅游业态,深度挖掘各类文化资源,建设一批文化旅游园区和标准化自驾游基地(营地)。深化敦煌旅游改革试点,打响“精品丝路·绚丽甘肃”旅游品牌,加快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参与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等国家重大工程。到年,旅游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

  

  专栏11文化旅游重点项目

1.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实施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河西五市旅游联动、兰州文化资源库、兰州文化产业信息服务平台、陇东南农耕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陇东南中医药养生基地、节庆品牌提升工程,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2.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重点实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大遗址保护传承、文物保护维修、红色文化建设、非遗项目展示及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特色名城名镇名村名街打造、文化遗产数字化、文化资源云平台、古籍整理出版、民族文化活态展示、文博创意产品开发等项目建设。

3.特色旅游发展。建设30个特色旅游城镇、20个文化产业园,创建一批全国和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建成一批森林体验基地和森林养生基地、一批旅游创新创业示范园区,推出寻根访祖、民族风情、乡村田园、红色励志等体验特色旅游产品。

第五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巩固提升、示范推广”的循环经济总体发展思路,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积极创新多产业复合型区域特色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全省绿色经济发展。着力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加快绿色矿山示范、园区循环化改造、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培育、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等工程建设,在煤炭及煤化工、电力、冶金、有色、石油化工、化学工业、建材及新材料、轻工医药、装备制造业等工业领域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

提升循环型农业体系,建设“张(掖)武(威)定(西)”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基地、“甘(南)临(夏)陇(南)”生态农牧业循环经济基地和一批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推进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及工农业复合领域农业资源高效利用。

健全循环型服务业体系,推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社会大宗固废的资源化利用、城市低值固废的收集利用、再生资源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体系,开展白银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试点,推动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化,发展再制造,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和绿色交通行动,推行绿色消费。

积极推进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等建设。争取国家在甘肃布局民用航空器、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

  

专栏12循环经济建设重点工程

1.绿色矿山示范工程。在全省现有4批26个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试点单位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绿色矿山示范工程。到年,全省绿色矿山格局基本形成,大中型矿山基本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小型矿山按照绿色矿山条件严格规范管理,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的环境恢复治理率、废弃土地复垦率分别达到65%和70%。

2.园区循环化改造工程。加快推进金昌、白银、武威、陇西、华亭、临夏、张掖、嘉峪关8个国家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的改造进程,全面开展其余27个省级以上园区循环化改造。到年,所有国家级园区和80%以上的省级园区完成循环化改造。

3.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培育工程。在对现有户省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进行考核验收的基础上,向农业、服务业等行业领域拓宽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的范围,培育一批各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龙头企业。到年,以循环经济为主的龙头企业达到20户,产值超过亿的循环经济示范企业达到10户。

4.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程。加大全省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力度,提升煤电高效清洁发展水平。到年,全省所有具备改造条件的现役燃煤电厂实现超低排放,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同步达到超低排放水平。

5.循环型农业重点工程。开展循环农业“”工程,即实施5个节约型种植业示范工程、9个森林经营和林下经济示范工程、3个畜牧业循环示范工程、6个工农业复合发展示范工程及4个园区改造工程。

6.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工程。全面开展标准化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和改造。城区每户居民设置1个回收站、乡镇每2户居民设置1个回收站,每个城市至少设置一个再生资源回收分拣中心。

7.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推广工程。加快推进兰州市、白银市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建设,实施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示范项目,建成覆盖全省的餐厨废弃物管理网络、收运和处置一体化体系。

第六节全面构建创新体系

  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紧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深入推进关键技术、关键工艺、关键材料、重大装备、基础软件等攻关,拓展创新领域。

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技术工程中心建设,扩大高校、科研院所学术自主权,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培育壮大创新主体。

全力推进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支持酒泉、白银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和张掖全国小微企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鼓励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创建科技创新示范园,加快“张江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依托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以及省级“双创”示范县(区、市)和大型优势企业,建设创新服务平台。

建立健全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构建高效的科研体制和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专栏13“双创”行动建设重点

1.创业创新平台。创建1-2个国家新兴产业“双创”示范基地、2个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10个省级“双创”示范县区市,建设完善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园、80个县级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基地、50个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训基地。搭建公共服务、孵化服务、技术创新、区域创新、就业服务等5大创业创新平台,探索发展“互联网+”创业创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创建10个国家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0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个省级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检测验证服务平台,10个以上企业为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2.创业创新示范园。着力推进金昌有色金属新材料、酒泉风电装备制造、兰州新区生物医药、天水电工电器、天水微电子、白银稀土新材料、兰州军工电子、白银碳纤维、兰州航空航天真空应用装备、兰州新区新型能源装备、兰州新区水性材料、兰州二次电池及电池材料、兰州新区北斗卫星应用、兰州新区正威电子信息材料、兰州新区蓝宝石晶体、张掖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定西生物基材、敦煌特种工程塑料、临夏清真产业及兰州新区聚光太阳能热利用等20个创业创新示范园建设。

3.大学科技创新园。支持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提质扩容;加快推进西北师范大学科技园、兰州财经大学电子商务和文化创意设计科技园、甘肃农业大学科技园、兰州城市学院科技园、兰州文理学院文化传媒创意产业园、天水师范学院科技园建设。鼓励其他高校和高职院校结合地域特色和专业优势积极筹建大学科技园。

4.农村创业富民工程。每个县(区、市)建成1处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基地),每个乡镇建设1处以上创业孵化网点;支持有条件的县、乡建设一批农村互联网创业服务站;重点围绕农村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民俗工艺制品、乡村旅游、农村服务业等,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创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集群。

第八章突出特色,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深入推进我省“”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地域特色突出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建设国家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第一节优化农业产业布局

  围绕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保增收,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优势,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力发展旱作农业、高效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形成以临夏州、兰州市和白银市为主的沿黄农业产业带,以酒泉市、张掖市、金昌市和武威市等4市为主的河西农产品主产区,以平凉市、庆阳市为主的陇东农产品主产区,以定西市及白银市会宁县、天水市北部、临夏州(沿黄灌区除外)为主的中部重点旱作农业区,以陇南及天水南部为主的山地特色农业区,以甘南州及祁连山等为主的高寒牧区,构建“一带五区”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专栏14现代农业产业布局

1.沿黄农业产业带。重点发展高原夏菜、瓜果、奶牛和生猪为主的设施养殖等高效农业,积极发展城郊农业,提高农产品加工层次和贮运能力。

2.河西走廊农产品主产区。重点建设节水高效现代农业,稳定玉米、专用春小麦、马铃薯等粮食生产,推进土地集约和适度规模开发,大力发展制种、棉花、油料、酿造原料、果蔬、冷水鱼、畜牧业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及深加工,加快形成种植、养殖、饲草(料)加工、农产品加工及冷链贮藏物流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3.陇东农产品主产区。以粮食生产、林牧业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为主体,以旱作农业和小流域治理为重点,大力发展苹果、蔬菜、苜蓿、白瓜籽、黄花菜等地方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积极发展养殖业,建立名优和创汇农产品基地。

4.中部重点旱作农业区。以旱作集雨高效农业为主,重点发展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马铃薯等高产高效粮食作物,积极发展区域特色小杂粮生产与加工,发展农区畜牧业,推进现代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

5.陇南及天水南部山地特色农业区。以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为主,稳定粮食生产,积极发展马铃薯,突出油菜、特色林果、冬春蔬菜、中药材、猪(禽)养殖、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全力推进绿色农产品质量认证,提高综合效益。

6.甘南及祁连山等高寒牧区。重点推进草原畜牧业发展,积极发展特色养殖业、乳制品、清真牛羊肉等畜产品精深加工,抓好青稞、油菜、藏中药材等特色农牧产品基地建设。

第二节加快特色农业发展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优质林果、蔬菜、中药材、现代制种、马铃薯、酿酒原料等特色优势产业,支持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以50个牛羊养殖大县为基础,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试点,推进国家级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

加快优质林果产业发展,支持苹果、核桃、花椒、油橄榄、葡萄、油用牡丹等特色林果业扩大种植规模,加快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建设。培育壮大高原夏菜优势产区,实施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计划。

加快创建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扩大GAP标准化种植。加快良种培育,构建现代种业产业,重点扶持杂交玉米、马铃薯、瓜菜花卉、啤酒大麦和杂交油菜种子生产。加快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建设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优化升级酿酒原料产业,发展酿酒原料标准化种植基地。

  

专栏15特色优势产业

1.草食畜牧业。加强饲草料基地、养殖场(合作社)规范建设和标准化改造,打造肉羊、肉牛产业带,建成肉羊产业大县10个,在甘南建成万头原生态牦牛生产基地,启动实施种养加结合的循环农业示范工程,支持建设绿色草食畜产业基地,建成中部、东部、河西3个国家级饲草供应基地。

2.蔬菜产业。以河西灌区、沿黄灌区、泾河流域、渭河流域和“两江一水”流域五大优势产区为重点,建设蔬菜优良品种筛选基地15个、集约化优质种苗繁育基地个,打造精品蔬菜标准园个,培育有影响力的品牌50个,建成露地标准化蔬菜基地万亩、设施蔬菜万亩。

3.现代林果业。加强林果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加快老果园树种、品种更新,推广矮砧密植现代建园模式,建设优势果品产业带和优质果品基地。力争到年,林果种植面积稳定在万亩。

4.马铃薯产业。以脱毒种薯繁育为重点,大力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

5.中药材产业。积极创建国家中药产业发展综合实验区,加快建设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标准化生产基地,力争到年,建设种子种苗集中繁育基地15-20万亩,高标准规范化生产基地万亩。

6.酿酒原料产业。大力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发展酿酒原料标准化种植基地,延伸产业链条,培育酿酒文化展示、生态旅游观光等相关产业。建成规模化、标准化、连片化酿酒葡萄种植基地40万亩。

7.现代种业。以农作物、蔬菜、林木花卉种业科技创新为重点,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积极建立企业主体的商业化育种和应用体系,打造具有甘肃区域特色的现代种业,加快国家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建成国家级“四化”玉米制种基地万亩。

第三节提高农业生产保障能力

  强基固本,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强化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坚守耕地红线。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提升耕地质量,实施科学施肥、科学用药,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全力推进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在环县、会宁县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健全完善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强化旱作农业区的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地位;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和梯田建设,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整治力度,抓好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

扎实推进农林牧渔设施化发展,积极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及连栋温室、日光温室、钢架大棚等设施建设,示范应用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设备及物联网技术。大力发展设施畜禽规模养殖,提升畜禽养殖设施装备水平。

第四节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深入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动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有机结合,构建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一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林)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及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承担农业综合开发,鼓励龙头企业向前延伸建设标准化原料基地,向后延伸建设精深加工、物流配送和市场营销体系。

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及服务功能,加快综合性农产品交易中心和专业批发市场建设,配套建设区域性冷链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加强以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企业为主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和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开展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试点。

  

专栏16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

1.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工程。加快河西走廊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陇中东南部规模化特色农业产业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建设。至年,全省农田高效节水技术应用面积每年稳定在万亩以上。

2.“十百千万”工程。着力培育10个以上知名度高、市场份额大、带动力强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创建个左右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建设个左右特色优势产业基地,扶持0个左右示范性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3.农产品物流基地。依托重点农产品产区,鼓励和引导各地开展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发展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省级以上大型物流集散与配送中心10个左右、综合性产地批发市场15个左右,建设一批县域产地专业市场。

本文有删减

好的政策自上至下一一落实,有国家的支持,甘肃会越来越好!

甘肃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个人去支持!

无论您有多忙,请花1秒钟的时间转一下!可能您的朋友就需要!谢谢!

欢迎转载或分享到朋友圈,转载请注明来源。

抢占新区商业先机开启西三角城市新生活T3机场三千万人选择的商务服务高端体验式业态潮流奢侈品折扣百年奥特莱斯小金铺10-30㎡

独立产权旺铺火热销售中、、、

抢到即赚到!财富,销售部张经理

↓↓↓点击查看详情

赞赏

长按







































兰州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哪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lashamengzx.com/alsmsdl/47.html

------分隔线----------------------------